5月7日下午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知名作家安谅博士应邀来学院作题为《创作始于投入地生活》的专题讲座。文学院及相关院系师生前来学习交流,讲座由文学院院长、语言文化中心主任任晓霏教授主持。
讲座伊始,安谅老师以《创作始于投入地生活》为主题,详细回顾了自己的创作之路。他将创作生涯分为四个阶段,从早期的千字文创作到斩获《萌芽》文学奖,从忙中偷闲写专栏到援疆期间的创作喷发,再到近十年的再悟与拓展深耕,安谅老师用丰富的作品形式和扎实的创作成果,生动展现了他对文学的执着追求与热爱。他强调,文学是自己的人生初爱和永远,创作是一种定力与魔力,即便作品中可能有晦暗和悲哀,但文字里永远会有温情的微光闪现。
在谈及时间和灵感的话题时,安谅老师指出,时间虽看不见摸不着,但只要用心生活,总会留下美好结果。他鼓励大家珍惜时光的碎片,将它们缀成耀眼的明珠。他还分享了自己在援疆期间创作的《明人明言微语录——时光碎片》,通过深刻的文字,阐述了时光与人的相互作用,以及如何在时光中寻找创作灵感。
最后,安谅老师还着重介绍了他的“明人日记”系列小说。这一系列小说以“明人”为主角,通过一个个短小精悍的故事,展现了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和情感,揭示了社会的真善美。安谅老师表示,这些小说的创作初衷是希望不负生活,从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发现创作素材,经过艺术提炼,以小见大,展现生活的丰富多彩。
在互动环节,现场师生积极提问,安谅老师耐心解答。他分享了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感悟与体会,如创作需要娴熟的技艺,更是一种修炼、心智、领悟和情怀;小小说虽篇幅短小,但同样可以展现大世界,传递深刻的思想和情感。他还鼓励大家在生活中多观察、多思考,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感,因为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创作源泉。
任晓霏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,安谅老师的讲座不仅是一次文学创作的交流,更是一次对生活热爱与投入的倡导。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。与会师生纷纷表示,通过这次活动,他们对文学创作有了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,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在文学道路上探索的决心。